TOP
亞培倍力素 營養是癌症治療成敗關鍵,正確補充營養,面對癌症好體力

癌症的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疲累、食慾不振、味覺改變等不適而造成體重下降;一旦體重減輕,就可能造成治療中斷或延遲治療,甚至影響術後照護;醫師、營養師都呼籲,唯有先照顧好營養,才能有體力面對癌症。

灣的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每5分26秒就有1人罹癌,10年來已撥快1.6倍,癌症的威脅似乎已與日俱增。罹癌後不但身體會變得虛弱,也可能因為開刀及化學治療等影響,而出現嚴重程度不一的體重下降等情況。

一項最新針對國內202位癌友營養調查結果發現,近6成的癌友都有體重下降的問題,且將近8成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因為不適而造成食慾不振或飲食困難;臨床醫學報告也顯示,每5位癌症患者,就有一人因癌症惡病質使得體重下降。

體重下降是影響的關鍵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暨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高尚志教授指出,各種癌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體重下降,其中以胃癌、胰臟癌、肺癌、攝護腺癌及大腸癌等發生體重下降的比例最高,約83-87%,「從臨床研究追蹤顯示,癌友體重下降會延遲甚至中斷癌症治療。」

他解釋,腫瘤引起的癌症惡病質會造成體重下降,「因為癌症會降低食慾,並且增加能量的消耗。」如此一來,臨床治療效果不佳,也將影響患者整體生活品質與體能活動的能力。

高尚志提醒,癌症患者千萬不要輕忽體重下降造成的負面效果,必須維持良好的體重才能完成治療,且要時刻記錄體重、了解營養的重要性,並需適度的營養補充,以維持體重。

熱量、蛋白質、EPA,三大營養不可少

從2015年台灣癌友營養調查中也發現,有近八成(76%)患者相當擔心體重下降的情形,更有78%的患者是在開始治療後三個月內體重就開始下降。從罹癌患者體重下降的幅度來看,約46%的患者體重下降1至5公斤、27%患者體重下降6至10公斤、更有27%患者的體重下降超過10公斤。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營養師表示,從這項調查中顯見,患者雖了解營養的重要性,但體重下降的問題的確存在,「建議患者養成每天量體重並記錄的習慣,如果體重一個月內下降5%就有要所警覺。」她舉例,以一位60公斤的癌症患者,只要體重下降超過3公斤時,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現象,「應該要立即接受營養介入,或者可補充癌症營養品以幫助改善營養狀況。」

癌症在治療過程中時間可能會拉的很長,必須擁有好的體力才能順利完成治療。只是,很多患者並不知道該在何時、或如何攝取足夠的營養素,才有足夠體力面對癌症。「營養介入應該要一開始就要介入,儘早進行營養補充並建立適當的營養照護計畫,

才能對因惡病質而導致熱量及蛋白質缺乏的患者更有幫助。」

臨床上營養介入的原則為:接受治療而預計大於7天無法進食、或大於10天無法達到60%的熱量需求;或者是體重下降超過5%、BMI小於18.5(70歲以上者BMI小於21)等患者,都應該及早進行營養補充。

蘇秀悅說,「在營養介入時,以天然食物最好,但若無法大量進食時,也可選擇營養密度較高的營養補充品。」曾有患者擔心吃進大量的營養物質會不會反而養肥了腫瘤?對此,她提及,適度的營養補充對治療反而是好的,且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營養會影響腫瘤的生長,不必過於擔心。

而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及足量的魚油EPA,可幫助改善癌症患者維持體重。「有研究指出,每天補充2公克的魚油,適合因惡病質而導致營養不良的癌症患者增加體力。」

高尚志提醒,癌症並不可怕,只要勇敢面對、遵照醫囑,同時要有正確的營養觀念,接受營養指引的建議,與其和平共處,才能改善生活品質,迎向健康人生。

體重維持及增強體力的三大要素

  • 足夠熱量: 若攝食量有限,可使用熱量濃縮的營養補充品。
  • 滿足蛋白質需求: 超過20%的熱量來自蛋白質,營養補充可幫助達成指引建議之每日1.2-1.5公克/公斤體重/天的蛋白質攝取目標。
  • 足量魚油EPA: 足夠的EPA適合因惡病質而導致營養不良之癌症患者,幫助其體重維持增強體力。